您的位置: 宿州都市网 >> 宿州资讯 >> 宿州资讯 >> 正文
宿州老板网上非法买卖个人信息           ★★★ 【字体:
宿州老板网上非法买卖个人信息
作者:宿州    文章来源:宿州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08-12 

宿州老板网上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牵出安徽等5省“地下网”


今年8月9日中午12点左右,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张家口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四大队民警周志全带队冲入一间一居室的民房,屋内的两人被民警控制,在屋内的电脑中,民警发现了十分重要的证据:一排排罗列的手机号码。

“这应该是他们买来的公民个人信息,经过前期侦查,我们发现他们在这间房内利用这些个人信息进行电话推销。”周志全不虚此行,他们顺利地搜集到了证据,还抓获了此次行动的重要目标。

然而,这起案件在张家口警方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专案中仅是一个缩影。

自今年3月份开始,截至8月9日上午,张家口公安机关共抓获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33名,查获1000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缴获500余张银行卡,近百台电脑。随着侦查的深入,一个涉及全国5省市的个人信息庞大交易网络逐渐浮出水面。

购买个人信息已成电话推销业潜规则

去年12月28日,张家口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在工作中获得线索:张家口市高新区财富中心的一家公司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张家口公安机关一直把打击侵犯公民信息犯罪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获取线索后,张家口市公安局迅速抽调刑警支队、网安支队等30余名警力成立专案组,展开深入侦查。

在掌握犯罪嫌疑人利用非法获取的他人个人信息,非法从事推销药品、保健品、收藏品等电话销售经营活动的证据后,专案组在今年3月4日展开集中抓捕行动。

随着案犯的逐渐落网以及案件的继续深挖,此案背后庞大的公民个人信息交易网络渐渐显现。

据张家口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四大队大队长谷颜春介绍,去年4月,犯罪嫌疑人杜建国(化名)等3人合伙成立廊坊市天锐元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张家口博藏工艺品销售公司,先后招募员工30余名,通过电话推销保健品和收藏品。

在杜建国看来,对于以电话推销为主业的公司,能否得到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进行精准营销会为公司节省成本,也提高了产品销售的成功率。

“电话销售的成功率取决于个人信息的准确性,干这行的都在买信息。”杜建国曾听同行说,有人利用买来的信息推销,成功率达到50%以上,如今已经发了财。

于是,杜建国的另两位合伙人在网络中化名“电购小王子”,在网上搜索关键词“数据”、“信息”等,加入数十个与此相关的聊天群,求购曾买过保健品或收藏品的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杜建国称,加入这些聊天群后便会看到,有人在群中求购信息,也有人在群中贴广告卖信息,“信息的种类多种多样”。

但“网上卖信息的,10个有8个是骗子”,杜建国称其合伙人也上过几次当,把几百元的定金交了后,对方就没有“发货”。

吃过亏后,“电购小王子”在网上寻找卖家更加谨慎,终于,杜建国等人在网上找到了靠谱的卖家,先后从若干上线中买了数万条个人信息,用于其电话推销业务。


利用呼叫记录进行精准营销

安徽宿州人郑强(化名),既是“电购小王子”的上线之一,也是个人信息的使用者。他在2011年注册了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做点读笔等儿童用品的推销业务。

和杜建国等人面临的情况相同,郑强为了节省成本,也开始盘算起利用有意向购买儿童用品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营销。

一次,在看电视购物时,郑强想到,电视购物中卖家会留下电话号码,如果能知道谁曾拨打过这个电话,就能知道谁有意向购买这类商品。

于是,郑强就借助电视购物、网站搜集了许多同行电话,然后在网上求购可以找到拨打这些电话的信息。

郑强在网上偶然认识了辽宁省丹东人王炳义(化名),王称自己有郑强需要的这些信息。之后,王炳义以1万多元的价格卖给郑强2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郑强在使用完后,又转手卖给了同样在网上认识的“电购小王子”。

王炳义的信息从何而来?经过专案组的侦查,发现信息源头来自山东,专案组把目标锁定在山东省青岛人王启云(化名)的身上。

33岁的王启云毕业于西安邮电大学,主修通信工程,是中国电信山东分公司运维部网管中心负责核心网维护的员工,他的工作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用户的呼叫记录。

而正是这些呼叫记录,在倒卖个人信息的掮客手中变成了看得见的利益。

去年3月份,王启云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王炳义。12月份,王炳义求王启云帮忙,称有朋友在做精度营销,能不能搞到指定的“400”被叫号码,帮朋友节省成本。

起初,王启云担心对方利用这些信息去做诈骗、非法定位等违法犯罪行为,到时候牵连自己,便一直犹豫。“但后来,王炳义一再承诺,只是帮朋友做精度营销,我便放松了警惕,利用职务之便给他提供呼叫记录。”

据谷颜春介绍,王启云从去年底到今年3月份,先后三、四次以每条信息4毛钱的价格共卖给王炳义10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

这样,一条由王启云提供信息(源头),王炳义担任信息掮客(上线),郑强、杜建国等人购买使用(下线)的交易网络就此形成。

通过聊天群平台交织成庞大网络

王启云告诉记者,他向王炳义提供的信息包括指定电话的呼叫时间点、主叫号码、被叫号码。

这些用户的隐私信息并非简单易得,王启云称,电信公司中的不同部门按职级权限,会接触到不同的用户信息,除负责网络维护的运维部外,一般部门的普通员工很难接触到大量的用户核心信息。

此外,“公司在新员工入岗前都要进行保密方面的培训”,“电信公司也有涉及用户个人隐私的管理规定,其中,用户的呼叫记录不能随意泄露”。

但据王启云所讲,他有40多名负责维护的同事,却能或多或少接触到不同的用户信息,“从技术上很难防范有人泄露信息,要想不泄露用户信息,只能对人进行管理”,即是说,用户的信息是否泄露,完全取决于员工个人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操守。

正是源头上的泄露导致网络中大量个人信息的流转。张家口警方在侦查中也发现,由杜建国等案牵涉出的诸多交易网络中,源头不只王启云一家,还包括快递公司老板等不同行业的人。

杜建国等人作为下线,警方由其追踪扩展出多条上线,涉及至少4个交易网络,涉北京、辽宁、安徽、湖北、广东等5个省、市。

谷颜春介绍,涉案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每个聊天号码都加入了数十到上百个聊天群,大部分为公开公示网络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交易平台,每个聊天群成员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遍布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国14个省、市。

据张家口警方掌握的情况,在这些交易网络中流转的信息内容包括房产、社保、医院、院校、电信、交通、物流等部门登记的公民个人信息。

“这些人利用聊天群平台大肆从事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活动极为猖獗,形成了庞大的非法买卖网络市场。”谷颜春说。

利润促成了庞大的地下市场。信息掮客黄凡成(化名)在网上专职买卖信息,他和朋友自建了4个聊天群,专门交流买卖信息,以每条2毛钱的价格买入再以3毛钱的价格卖出,每条盈利1毛钱。从去年底开始,黄凡成和两个朋友通过聊天群购买20余万条个人信息,牟利5万余元。

据张家口市公安局局长王玉洁介绍,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极易引起诈骗、暴力伤害等下游犯罪,不仅事关公民的个人隐私,也关乎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所以张家口公安机关要坚决打掉此类犯罪,不能让公民的个人信息被犯罪分子所掌握,保护好群众的个人信息安全。

法制网张家口8月12日电

文章录入:hong0823    责任编辑:hong0823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安徽摧毁一特大产销假酒网络
     泗县多渠道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宿州:拉长云计算全产业链条
     宿州市投入62万台农机迎战“三秋
     宿州市颁发首张“一照一码”营业
     宿州市2015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宿州市红十字会荣立集体二等功
     宿州一面包车司机一年违章166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